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典故_中国孔子网

        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黑道老大免费观看第一季在线_日博365哪个是真的

        心性之辨

        来源:作者: 2017-11-14 16:11:00

          心与性的区别。程朱派的基本观念,该派学者为反对陆王派心即理、“心即性”而特别强调的论点。程朱派坚持性即理说,以为太极之理在人心也在万物,在心的叫做性,在物的叫做理。心是“气之精爽”,具有灵明知觉,性虽在心中,却是一种客观观念,不是现实的意识,要把它变为主观观念,也就是说要使它成为现实的思想,就要把它当做心的对象去学习、理解。对于程朱来说,心与性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,它们在原则上是不同的。

          陆王学派主张心即理,他们不承认程朱所说的心与理的区别,认为理即是心的条理,心的本体,亦即心的本然状态。在没有物欲习气干扰的情况下,自然呈露的心的本然状态就是理,也就是性。王守仁说:“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,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。……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,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。”

          与王守仁同时代的哲学家罗钦顺在心性问题上与程朱一致,为反对心即理、“心即性”的观点,特别强调心性之辨。他说:“程子言性即理也,象山言心即理也。至当归一,精义无二,此是则彼非,彼是则此非,安可不明辨之!”他说,心是人的意识,性是人生之理,理所在的处所叫做心,心中所有的内涵叫做理。心与性是不相分离的,但是又不可混为一谈,这就是心性之辨。他认为把心看做性就是禅宗的以知觉为性,其结果必然是失去儒者的规矩,堕落为禅学,以人欲为天理,而无所不至。

          后来,学者陈建着《学蔀通辨》批评王守仁思想,认为他专以“精神知觉言心”,而不知心中有不同于知觉的仁义礼智之性,错误与禅学相同。实际上也是坚持朱熹、罗钦顺的心性之辨的观点。

          在心性之辨这个问题上,明代学者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。罗钦顺的观点受到顾宪成的支持,却又受到刘宗周、黄宗羲的反对。刘黄二人认为罗钦顺一面要求区分心性,一面又坚持理气合一,这是自相矛盾的。心性关系就如同理与气的关系一样,既承认理气为一,就不该说心性是二。程朱派反对陆王关于人不必学习,自然具有道德观念的思想是有道理的,但是把性或理看做先天的客观观念则是错误的;陆王派反对这一先天的客观观念是正确的,但是以为道德规范是人的良知良能,去掉私欲习气自然合道的观点则是不正确的。

        编辑:李婕

        文章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